您當前位置:首頁 > 正文
          歐盟電價形成機制缺乏透明度
          發布時間:2012-05-17 來源:中國能源報

          5月6日,法國大選塵埃落定,社會黨候選人奧朗德當選新一任總統,在他的競選綱領中,上任后推行積極的能源政策,對水氣電等資源實施階梯價格是外界關注的焦點。據悉,由于歐盟多年來推動電力市場一體化,打破電力貿易壁壘,歐盟各成員國傾向于站在歐盟整體電力格局的層面,去協調和解決區域電力短缺的難題。因此相比控制用電總量,歐盟成員國更習慣通過不同形式的分段計價方法平衡峰谷電量差,從而實現節能減排的目的。因此,如果奧朗德的承諾兌現,法國也將是首個嘗試實施階梯電價的歐盟國家。普通消費者關心的是電費的高低,就歐盟目前的電價形成機制而言,歐盟民眾的負擔到底重嗎?

          法國電價實行雙軌制 市場化電價仍未普及

          目前法國國內實行的是雙軌制電價——指導電價和市場電價,這主要是考慮到法國直到2004年7月1日才按照歐盟要求開放電力市場(由于國有控股的法國電力公司EDF不愿放棄壟斷地位,市場開放的實際時間拖至2010年——編者注),法國政府為穩定銷售電價水平而采取的折中辦法。

          在法國,無論是指導電價還是市場電價,均由電網的網輸費用、發電費用以及稅額三部分組成。其中,網輸費是在法國能源監管委員會建議的基礎之上,由政府制定的,因此相對穩定,只是在繳納方式上,兩種電價存在不同:選擇指導電價的消費者把網輸費直接交給發電企業,由發電企業返還給電網;市場電價模式則是分開繳付,發電企業與電網各自獨立。指導電價與市場電價最大的區別在于發電費用的定價機制,指導電價只跟用戶的類別掛鉤,制定的依據主要是發電企業的發電成本和商業運營成本。而市場電價顧名思義,它的制定主要依據市場上的供求關系,因此發電企業和用戶各自的生產和消費情況都要考慮進去。

          法國現階段仍然保留的指導電價根據電網電壓和輸送電量的多少劃定了5檔計價標準,在這5檔價格體系中又按照用戶的性質和行業領域劃分出了多檔電價。定價機制看起來特別復雜,然而究其本質,不過是某種意義上的分時電價罷了。在一天當中的用電高峰(通常是早晨6點到晚間10點)和一年當中的用電高峰(通常是11月到來年3月的取暖季),電價水平均是最高的。

          由于指導電價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發電企業的生產成本和運營成本,這些成本除開通脹因素,除非是新建電廠,否則是相對固定的,尤其是大部分電廠已經屬于運營多年的成熟電廠,減掉折舊和攤銷費用,發電成本是比較低的。法國能源監管委員會提供的一組數據為上述說法提供了依據,自2005年以來,指導電價的上漲幅度除了2010年沖至3%,其他年份均沒有超過2%。法國居民目前享受著歐盟境內較低水平的電價。

          不完全的市場定價 讓徳國電價漲多跌少

          而法國的鄰國徳國沒有這么幸運。

          德國的銷售電價和上網電價近年來各自經歷了不同的變化發展。1991-1998年,民用電價持續下調。之后,出現抬升,并再也沒有下降過。2010年上半年,德國民用電價約為每度0.24歐元,遠遠高于歐盟各成員國的平均水平。實際上這并不意味著德國發電成本高于其他國家,而是發電相關的其他稅費太多,提高了整體價格水平。據不完全統計,德國居民用電終端價格的40%都屬于額外費用——從消費稅增值稅到特許權費用,以及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甚至還包括在其他國家不多見的熱電聯產電價附加。最近幾年,德國可再生能源的發電比例不斷升高。德國經濟研究院2011年3月份的報告顯示,使用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和相應的增值稅已經接近居民用電整體費用的1/6。

          來自歐盟2011年的一份國別報告顯示,盡管當年德國電價中的網輸價格降低,但由于電價附加節節攀高,電價仍然漲勢如虹。不過樂觀人士分析說,電價短期內下降雖然無望,長期而言卻能促使消費者選擇更合理的消費行為,最終實現降低電費的目的。此外,電價形成機制日趨透明也是近年來德國電價改革的重要特征。2011年網輸費下調就是改革成果之一: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由于沒有電價附加,基本電價過低促使電網企業過度收費,現在電網企業必須將這部分“灰色收入”吐出來,回饋消費者。

          公開資料顯示,德國民用電價具體由能源采購和供應成本、電網成本、抄表和計價人工成本、牌照費、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熱電聯產電價附加以及消費稅、增值稅等7部分組成。其中除了能源采購、供應成本和電網成本是企業說了算,剩余稅費的定價權掌握在政府手中。2011年,德國民用電價比上年上漲了0.02歐元/度,其中稅費上漲0.018歐元/度,使得政府看上去像是電價上漲的推手。然而仔細比對數據,細心的人會發現,受經濟危機影響,2009-2010年能源價格在低位徘徊,當年簽訂的并在來年(即2011年)交割的能源合同執行價格也相對較低,企業在電價的能源采購和供應成本中卻向公眾隱瞞了這一點,再加上政府還“傻乎乎地”上調了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企業實際上賺了“黑心錢”。有調查顯示,2011年德國電力企業登記的度電能源采購和供應成本增加了0.003歐元,比能源價格飆升至高位的2008年的水平還高,這顯然很“離譜”。

          由于民用電價中占重要比重的稅費是政府制定的,因此在競爭中,不同電企只能在能源采購和供應成本上大做文章。對于普通民眾而言,除了謹慎選擇供電商,其住所所在的地區也是決定電價的關鍵因素。不同地區的居民電費差異一年甚至可以接近100歐元。出現這樣的狀況除了各地電力設施和電網能力存在差異,電力企業在不同地區是否占據壟斷地位也是原因之一。

          區域電力市場化程度高 丹麥消費者反受拖累

          歐盟國家中民用電價最高的是丹麥。這是很多人所沒有想到的。

          近年來一說起丹麥,人們最先想到的往往是綠色環保的風電。丹麥的風電開發明顯早于歐盟其他國家,風電也確實為丹麥提供了可持續、高效和清潔的電力供應,然而奇怪的是,丹麥居民卻沒有享受到風電發展成熟階段應該出現的低廉電價。丹麥民用電價恰恰相反是歐盟各國中水平最高的。這樣的怪現象正是丹麥電力市場開放導致的必然結果。

          2010年以前,丹麥并沒有全國統一的電力市場,而是被分為東西兩塊相對獨立的供電區域,這一點與我國鄰國日本相似。直到2010年8月份,丹麥東西電網才實現了通聯。丹麥的電力行業實際上是高度壟斷的,全國2/3的電廠分屬Dong Energy和Vattenfall兩家公司。2003年丹麥加入北極電力現貨交易市場,希望通過與北歐國家芬蘭、瑞典和挪威的電力市場相連接,享受到更加經濟和穩定的電力供應。初衷無疑是好的,北歐國家在發電領域各有一套看家本領,芬蘭、瑞典有經濟的核電,挪威則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水電。不過在北極電力現貨交易市場建立很長一段時間之內,由于跨國輸電線路不暢,限制了交易規模,北歐各國的電價水平仍是千差萬別。

          丹麥實行的是市場定價。2009年啟動的北歐-歐洲大陸電力市場一體化將丹麥與北歐之外的其他歐洲國家通過德國連接起來。歐盟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北極電力現貨交易市場和丹麥-德國電力市場均實現了極高的交易量,尤其是地理位置更靠近德國的丹麥西部電網。2010年北歐枯水和2011年受日核危機影響而引發的北歐核電停滯,均使丹麥更積極地向德國靠攏。市場放開的最終結果是價格趨同,不少分析人士認為,丹麥電價近年來高居不下,正是受了德國的影響。多年來,德國為鼓勵發展清潔能源,在基本電價上附加了各種各樣的額外稅費,導致電價,尤其是居民用電價格水平偏高,數據顯示,德國民眾承擔著歐盟境內第二高的電價,僅次于丹麥。要知道在1995年以前,丹麥的民用電價反而是歐盟國家(當時只有15個成員國)中較低的,比平均水平低45%,即便是10年過后的2006年,丹麥民用電價仍低于歐盟平均水平7個百分點。

          盡管電力市場價格瞬息萬變,但為了確保價格穩定,同時不給普通消費者增加陡然的壓力,丹麥的電費并未采取實時計費。絕大部分民眾是3個月,甚至是一年繳一次電費,這樣市場波動可能造成的不良影響就被縮小了。丹麥的普通家庭年均用電量不超過3500度,在歐盟平均水平線左右。因此絕大部分民眾享受的電價乃是電力公司在以往收費標準上,結合合同期開始時的市場價格制定的合同電價,這種價格機制實際上并不能對居民用電行為發揮良性引導的作用。只有年均用電量超過10萬度的用戶才被要求安裝智能電表(采取實時計費,通常是按小時計費——編者注),這樣的用戶在丹麥有4.6萬。

          風電已然成為丹麥最閃亮的名片,但截至2010年的數據顯示,丹麥電力裝機的26%為風電,剩下的大部分仍然是火電。相較之下,依賴核電和水電的北歐鄰國更清潔。然而北極電力現貨交易市場的建立似乎并沒能引導丹麥百姓更多地去選擇來自國外的綠色電力。多數人傾向于維持現有的購電合同不變,沒有動力更換供電商,甚至是改變資費套餐。

          丹麥既是個例,同時又是其它歐盟國家的縮影,電力行業存在長期壟斷,使得電價形成機制缺乏透明度。徳國某民調網站調查顯示,不少德國人就不清楚自家的電費是怎么花的。

          歐盟新法案生效 電價或更趨透明

          歐盟能源價格取決于成員國各自的供求狀況,這其中包括地理位置、進口多元化、電網成本、環境成本、極端天氣狀況以及稅賦水平。

          上世紀90年代,歐盟開始建立電力和天然氣統一市場,允許成員國就電力和天然氣進行國與國之間的自由貿易。2003年,歐盟正式通過一項法案,制定了統一電力和天然氣自由市場的若干游戲規則。法案中還規定了放開電力和天然氣自由貿易的最后期限:商業用電是2004年7月1日,包括居民用電以外的其他電力消費則是2007年7月1日。部分歐盟成員國對能源統一市場的建立十分熱心,大限到來之前就早早在本國通過了相關法案,同樣,也有少數國家進程明顯滯后,遲遲沒能履行法律程序。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是因為歐盟各國國情不同,不少國家電力和天然氣市場此前處于壟斷狀態,就是全國只有一家電力或者天然氣供應企業。2009年7月1日,歐盟議會和歐盟理事會審議并通過一項新法案,鼓勵消費者通過比較和選擇不同的電力來源和供電企業,從而倒逼電力及天然氣定價機制和行業競爭更趨透明。2011年3月,該法案正式生效。公開發布和宣傳定價機制,是促進能源價格透明度最有效的方式。

          由于歐盟于2007年推動能源市場改革,建立了統一的內部電力交易自由市場,因此歐盟境內電價的統計機制也在這年發生了變化。2007年以前,居民用電的收費標準按用電量和住宅面積被分為5檔:住宅面積50平米,全年用電量不超過600度是第一檔;其次是70平米,全年用電量在1200度以內;接下來是90平米,全年用電量在3500度以內,其中夜間用電額度不得超過1300度;隨后是第四檔,面積100平米,全年用電量約7500度,夜間用電不超過2500度;最后是住宅面積120平米標準,全年用電額度為2萬度,夜間用電不超過1.5萬度。而現在則不再考慮住宅面積,僅按年均用電量劃檔統計。

          以歐盟2010年上半年到2011年上半年數據為例,按照居民用電中等消費水平(即年用電量在2500千瓦時到5000千瓦時之間——編者注),歐盟27個成員國中有24個國家的民用電價上漲,2個國家下降,剩下的一個國家電價基本沒有浮動。據此測算,歐盟整體民用電價平均上漲了6.9%。芬蘭民用電價上漲幅度最高,2011年上半年相比2010年同期電價上漲16.2%。漲幅次之的是瑞典,漲幅13.8%。而跌幅最高的是盧森堡,電價下降2.8%;其次是匈牙利,電價下降1.2%。此外,歐盟成員國中民用電價最高的國家是丹麥,每度電0.291歐元,是電價最低的保加利亞的3倍多,后者一度電僅0.083歐元。

          消費稅是導致歐盟各國居民用電價格迥異的主因。在消費稅占銷售電價比重最低的英國,民用電價僅包括很低的增值稅,而無其它針對能源的消費稅種,因此稅比僅為4.75%。稅比最高的是丹麥,超過終端銷售電價的一半均為稅費。

          不同發電企業的定價機制也有很大差異。尤其是大型工業用戶,其收購電價往往依據直購電合同確定。中小型電力用戶的電力消費價格則根據用電量上下浮動:大部分采用固定電價形式。但不同國家之間電價水平存在差異。

          價格和能源供應安全,尤其是電力,是一國能源供應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電價水平是體現國際競爭力的窗口,因為電費通常在工業和服務業消耗的能源成本中所占比重最高。多年來,化石能源形成了全球統一的交易市場,因此價格區域差異較小,而電力行業正好相反,由于價格區域差異非常大,以前主要是因為各國一次能源消費價格存在差異,而在近幾年,隨著歐盟碳交易機制的建立和發展,各國電價或多或少還受到了碳排放指標價格的影響。(白晶)

          相關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狂野黑人性猛交xxxxxx|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 4四虎44虎www在线影院麻豆| 日本一本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久久久|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夜色| 好男人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看片 | 老司机成人精品视频lsj| 情欲小说app下载|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一区| 色伦专区97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区免费视频| а√天堂资源地址在线官网| 日韩中文字幕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久|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水蜜桃|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二区| 久久精品99久久香蕉国产| 精品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看| 国产欧美另类久久精品蜜芽| 99热精品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极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午夜福利AV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91精品在线| 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网站| 三上悠亚中文在线| 欧美性猛交xxxx| 国产亚洲日韩AV在线播放不卡| jizzjizzjizz中国|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 国产猛男猛女超爽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va在线| 欧美精品人人做人人爱视频 | 国产卡一卡二卡三卡四| bollywoodtubesexvideos| 无遮挡a级毛片免费看|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欧美| 精品人妻VA出轨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