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在演示電動汽車交流充電樁。 青島薛家島充換儲放一體化示范站沙盤模型。 工作人員向參觀者介紹電動汽車充電樁。 編者按 2011年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或升至57%,其中汽車對石油的消耗約占全國石油消耗的40%。為落實國家能源戰略和節能減排政策,我國正大力推動電動汽車的發展。由于電動汽車充換電方式的選擇和充電設施建設與電網安全運行緊密相關。因此,建設運營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是電網企業的責任和使命。截至目前,電網企業憑借先天的企業技術和資源優勢,在建設電動汽車充換電服務網絡、推動電動汽車規模化應用等方面已取得重要成果:杭州有100多輛出租車在運營,蘇滬杭城際實現互聯,公交、環衛等公務車廣泛應用…… 12月19日—21日,國家電網在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舉辦的“中國國際電動汽車及充電裝置、儲能技術展覽會”(以下簡稱“展會”)上,展出了智能充換電服務網絡浙江示范工程、青島薛家島電動汽車智能充換儲放一體化示范電站、蘇滬杭城際互聯工程、北京高安屯循環產業園示范充換電站等四大創新示范工程,集中展示了其智能充換電服務網絡的建設運營成果,并對“十二五”期間推動電動汽車規模化發展作出了展望及規劃。 國家電網副總經濟師王相勤向記者表示:“我國電動汽車的進一步發展還需在以下方面努力:電池技術得到突破,完善充換電服務設施、標準體系建設,國家還需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未來國家電網將和車企、電池企業一起,努力把電動汽車的相關標準推向國際,做成國際標準。” 投運充換電設備世界最多 “原來的電動汽車換一次電能跑約100公里,這在市內用肯定沒問題,現在實現城際互聯后行駛將更加方便,”一位正饒有興致地了解蘇滬杭城際互聯工程的參觀者告訴記者,“通過了解這些實物和最新的資料,給人以直觀的印象,其實電動汽車距離老百姓的生活并不遙遠。”據了解,這次展會是電動汽車業界第一次大型專題展覽,集中涵蓋了電動汽車、充電裝置、儲能技術等三方面內容。 記者在現場看到,與其他展位相比,國家電網展出的實物較多,不僅有電池更換設備、轉運箱、充電樁、青島薛家島充換儲放一體化站沙盤模型,還有環渤海和長三角充換電服務網絡示意圖、不間斷的視頻播放、詳實的文字材料、工作人員現場解說等。國家電網相關人士向記者介紹:“國家電網對展會進行了精心準備,向公眾展示國家電網在構建智能充換電服務網絡、推動電動汽車規模化應用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最新成果。” 目前,我國在北京、上海等25個城市開展“十城千輛”電動汽車示范應用,出臺了支持鼓勵政策。據有關機構預測,我國2015年電動汽車應用規模將達50萬輛,2020年將達500萬輛。電動汽車須能獲得像燃油汽車補充燃料一樣方便、快捷的電能補給服務才能成為消費者的選擇。因此,電動汽車充換電服務網絡是支撐電動汽車規模化發展的前提和基礎。 國家電網營銷部智能用電管理處相關人士告訴記者:“有統計數據顯示,發達國家千人汽車保有量達700輛,而我國不到100輛。也就是說,對許多中國家庭來說,電動汽車將是第一輛車,我國電動汽車用戶對網絡化、服務支撐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也將更高。”因此,充換電服務網絡建設要跟得上需求,必須要統一標準,統一原則,適度超前。 截至2011年底,國家電網建成投運243座充換電站、13283臺交流充電樁,使我國成為世界上投運充換電設備最多的國家。國家電網還開展電動汽車內部應用和行業協作,累計內部應用電動汽車350輛,推動社會應用電動汽車4500余輛。 四大工程引領產業發展模式 國家電網在展會上展出的四大創新示范工程——智能充換電服務網絡浙江示范工程、青島薛家島電動汽車智能充換儲放一體化示范電站、蘇滬杭城際互聯工程和北京高安屯循環產業園示范充換電站,各有特點,將對今后各地建設智能充換電服務設施產生不同的示范意義。 其中,青島薛家島充換儲放一體化站示范項目,是目前世界上功能最全、規模最大、服務能力最強的電動汽車充換電站。有專家表示,如果該模式大規模推廣,可以在西部北部不具備建設抽水蓄能電站的地區,實現與抽水蓄能電站相同的削峰填谷的功能,對于電網將來大規模吸納風電、太陽能等新能源入網,保持電網的平穩穩定運行具有重要意義。 北京高安屯示范充換電站與循環產業充分結合,由垃圾發電廠、太陽能發電、城市配電網提供電源,促進電動汽車充換電服務與可再生能源發電結合應用,突出了節能環保的核心理念。展出的電池更換設備、轉運箱等,可以方便杭州等一些土地資源緊張的地區,快捷的建立臨時、造價低、占地小的簡約服務網點…… 據介紹,國家電網經過多年研究、論證與實踐,確定了智能充換電服務網絡發展模式,通過智能電網、物聯網和交通網的“三網”技術融合,實施網絡化、信息化和自動化的“三化”管理,實現對電動汽車用戶跨區域全覆蓋的同網、同質和同價的“三同”服務。智能充換電服務網絡全面支持各類充、換電方式,現階段以電池更換為主、充分依托電網資源,形成一體化多級服務網絡,為各類型電動汽車用戶提供全方位、規范一致的綜合電能供給服務。 國網將力推標準體系國際化 國家電網營銷部智能用電管理處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目前,國家電網專注的是電動汽車充換電服務網絡的建設,并不是電池和電動汽車。”隨著國家電網明確了“換電為主、插充為輔、集中充電、統一配送”的智能充換電網絡運營模式,將推動電網企業、整車企業、電池企業三方形成合力,實現共贏。 截至目前,國家電網已與相關企業初步建立了交流與合作機制。國家電網發起成立了“中央企業電動車產業聯盟”,擔任聯盟充電與服務專委會的主任委員。建立了國內外26家電動汽車及動力電池研發生產單位的溝通與協調機制。 同時,國家電網積極與政府溝通匯報,得到政府大力支持。國家電網與經營區域內所有273個省(市)政府簽訂了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建設戰略合作協議。今年上半年,拜訪國資委、工信部、科技部、能源局、財政部等部委和北京、天津市政府……國家電網開展的工作得到各部委和地方政府的充分肯定。國家能源局確定充電設施屬于電力設施,把充電設施建設納入電網規劃,財政部等4部委明確對充換電站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給予支持。 此外,國家電網還編制充換電設施標準框架體系,承擔或參與國家標準13項,行業標準18項,制定完成公司企業標準34項,推動了我國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標準化建設。 王相勤介紹:“目前,我們和車企、電池企業一起在推動電動汽車的標準化,同時,爭取把這個標準做成國際標準。我們和國際標委會已有很好的溝通。一個月前,德國的標委會主任,他也是歐洲標委會一個副主席,和我們溝通后表示,愿意幫助我們把電動汽車的相關標準推向國際。” 電網建設充換電設施責無旁貸 “現階段主要以換電為主,如果電池技術實現突破,其綜合效益比換電模式更有效率、便捷的話,我們不排除以充電模式為主導,”王相勤向記者表示,“但是,即使電池技術成熟了,快充對電網的沖擊、安全影響也很大。” 目前,電動汽車主要的電能補給方式有慢充,快充,換電三種,各有利弊。慢充時間長,電池損耗小。汽車一般都帶有車載充電器,只要有停車位,就可以充電,但與國外相比,我國的停車位較緊張。同時,我國的配電網大都滿載,如果對慢充管理不好將影響電網的穩定運行。 快充,是日本力推的方式,電池損耗大。目前最佳倍率的鋰電池是0.3c,即3小時充滿,電池的壽命最好。0.5c,2個小時充滿,都會對電池的壽命產生影響。即使未來電池技術得到突破,電池越來越輕,比能量越來越大,如果還要同等時間充滿,電氣設備和電網也難以承受。“換電解決了快充的問題,僅需要電池的標準化,而電池的標準化通過合作是可以解決的。”國家電網營銷部智能用電管理處相關人士解釋。 對于目前中石油準備建設充電站的情況,王相勤表示:“我們和中石油并不是競爭。但需要明確的是,電動汽車充換電方式的選擇和充電設施建設與電網安全運行緊密相關,充換電設施規劃建設應納入當地電網規劃,只有保證電網可靠運行,才能保證電動汽車的電能供給。” 電動汽車大規模發展后,如果不加控制地隨意接入電網充電,我國已普遍滿載的配電網將不能承受大規模的隨機充電負荷;如果大批交流充電樁充電,即使考慮充電的不同時性,配電網也要承受巨大的負荷壓力…… 實現從跨城際互聯到跨省際互聯 從12月起,原本受到續航里程限制的電動汽車已可自由穿行于上海、蘇州、杭州之間,真正實現了跨省跨城際互通,標志著國內外首次實現電動乘用車用戶在蘇滬杭地區跨省際自由行駛。該工程屬于長三角充換電服務網絡的一部分。 此前,建成投運的智能充換電服務網絡浙江示范工程,支持電動汽車在杭州及金華間跨城際行駛,首次實現了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的網絡化、智能化運營。 除長三角地區外,環渤海充換電服務網絡建設也將全面啟動。國家電網之所以首先在環渤海和長三角兩個地區開展充換電服務網絡城際互聯示范建設,是由于環渤海和長三角地區經濟發達,智能電網、物聯網等配套發展較快,居民消費水平較高,再加上跨城際的充換電服務網絡能帶動規模經濟效益,能夠推動電動汽車的規模化應用。 此外,“十二五”期間,國家電網將繼續與電動汽車上下游企業開展合作交流,深入開展電動汽車充換電關鍵技術研究與標準體系建設,緊密跟蹤電動汽車及電池技術發展,不斷豐富和完善智能充換電服務網絡建設運營模式。加快智能充換電服務網絡建設,重點保障試點城市電動汽車應用,全面滿足國家電網經營區域電動汽車發展需求。 據了解,目前國家電網與南方電網已達成共識,未來將在珠三角地區全面對接,最終實現充換電服務網絡的全面互聯。 鏈接 智能充換電服務網絡浙江示范工程 首次實現了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的網絡化、智能化運營。服務換電模式純電動汽車141輛,其中包括出租車90輛、電力服務車5輛。在杭州市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杭州新能源出租汽車有限公司,今年將發展200輛純電動出租車。截至11月底,換電模式的電動汽車行駛總里程超過170萬公里。 青島薛家島充換儲放一體化示范站 公交車充換電站為青島市公交線路上運行的電動公交車提供換電服務,可滿足280輛電動公交車的換電需求。 集中充電站可為1440箱乘用車電池實現集中充電,可滿足每天1440車次電池的更換需求。可實現55968千瓦時電能儲存,已實現11628千瓦時電能儲放功能;最大放電功率7020千瓦,已實現放電功率4140千瓦,其中應急利用2140千瓦、梯次電池儲能2000千瓦。 蘇滬杭城際互聯工程 近期投運的蘇滬杭城際互聯首期工程共涉及三條高速公路中5個服務區的9座充換電站建設,其中江蘇境內白洋湖服務區2座、陽澄湖服務區1座;上海境內楓涇服務區2座;浙江境內嘉興服務區2座、新塍服務區2座充換電站,實現互聯互通。 北京高安屯示范充換電站 北京高安屯示范充換電站建成后將成為北京東部地區電動環衛車的集中運行站及電池配送中心,服務范圍覆蓋朝陽、通州、順義等地區。示范充換電站由垃圾發電廠、太陽能、城市配電網提供電源,并利用退役的動力電池儲能;設有雨水收集系統,整體設計節能環保。 示范充換電站可為環衛車及乘用車提供充換電服務,兼有乘用車電池配送功能。記者 王旭輝/圖文? |
您當前位置:首頁 > 正文
首個跨省際電動汽車城際互聯工程投運
發布時間:2011-12-29
來源:中國能源報
大中小
相關鏈接
- 11項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國家和行業標準審查通過( 2011-12-29)
- 電動汽車充電接口等四項國家標準發布( 2011-12-28)
- 國家電網將率先在環渤海和長三角建電動汽車充換電網( 2011-12-20)
- 萬鋼:發展電動汽車形勢不等人( 2011-12-26)
- 電動汽車可自由穿行蘇滬杭 不再受續航里程限制( 2011-12-07)